按钮文本
对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中期看法
来源: | 作者:goldportcap | 发布时间: 2016-12-30 | 1274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济:困难重重中有亮点但未来取决于政策方向
中国经济过去二十年保持高增长,目前下降到7%左右,6-7%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常态。就目前经济形势看,传统经济依然低迷,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最新通货膨胀率1.4%,低于2%的通化紧缩标准;生产者价格指数已经是41个月负增长;7月份进出口增速同步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至-8.3%。 相当部分周期行业未来2-3年还需去库存、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在转型和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未来将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朝慢一些但稳健一些、以消费支出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转变,中国经济增速一段时期内将继续维持低位。
消费方面,经测算股市的剧烈波动对三四季度消费影响明显,将影响GDP表现0.3-0.4个百分点。近期高层出台了城市管网、基础设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建设等稳增长措施,但我们认为下半年GDP增速不太可能达到7%,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未来改革和财政政策发力的预期,我们判断降准和财政支出等更多有力政策将出台,并刺激经济相对稳健运行,但目前更多是托底,对经济的严峻程度似乎着力不够,因此短期对股市的推动力度有限。
人民币贬值预期再起,外汇持续流出将进一步影响到稳定经济增长目标。当然,人民币贬值不会持续导致资金外流, 人民币贬值也可能不会一次性调整到位,未来可能在6.6-6.8附近企稳,在货币竞争力、进出口环境和全球货币博弈中达成相对平衡。
关于A股:机会在于等待和发现
此次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也出乎市场大多数参与者包括我们的预期和判断,背后原因错综。由于市场信息受挫比较严重,同时刺激政策的作用仍需要时间发酵或者等待政策更明朗。对于中短期趋势而言, 我们倾向于在较大区间内震荡筑底,区间在2800-3400点之间。而对于中长期趋势而言, 我们并不悲观,主要原因有两个:1. 可望持续走低的长期利率支持市场的风险偏好,同时持续引导居民资产配置; 2.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制度改革的红利有很大潜力推动市场逐步进入一个慢牛格局,长线我们对A股的牛市确定看好,5100点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股市证券化率有相当提升空间。我国有相当部分国企有大量体外资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下,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巨大,新兴产业过去几年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目前A股证券化率在70%左右,但中国居民的储蓄率明显高于美国,股市仍有大量估值低于30倍的成长性股票,居民资产中股票配置比例上升是长期趋势,这些将支持中国股市证券化率的继续提升,A股长期看远不止5100点。
中短期来看,最为明确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国企改革和新兴产业。国企改革是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未来的力度和成效将决定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继中建材系和中粮系后,中海和中远停牌,随后部分地方国企也开始停牌,体外资产质量高的北上广深的上市公司更受关注。国企上市公司数量多、国企改革预期越来越强,当然同时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对证券市场乃至中国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业方面,我们仍然看好景气度高的新兴行业,如集成电路、物联网、医疗服务、文化传媒等。这些行业空间容量大,相对门槛较高,行业利润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基金并购最为活跃。从大的趋势和更长周期看,互联网、信息消费和先进制造依然有长期投资价值和较高市场认同度,未来仍然会成为市场的兴奋点。
关于操作:控制仓位和风控下的灵活策略
操作方面,针对市场大幅震荡或超预期的调整周期大环境,我们退后一步趋于适当保守但不悲观,对行情的把握将采取更为灵活策略。进一步严格控制净值回撤,逢低介入相对价值标的,市场具有较高热度则选择退出。

震荡中更加重视风控。从多维角度对目标公司进行深度研究,持续跟踪标的企业及所在行业的政策变化、经营情况、公司治理等,以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投资操作上,强调成本控制,回避以不合理价格买入和高昂的交易成本。通过合理组合投资来控制单一行业或公司的投资风险。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转摘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