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BAT需要更多斯塔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作者:goldportcap | 发布时间: 2017-03-14 | 102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周,谷歌神秘的X实验室项目之一谷歌Wi-Fi气球(Loon)经历换帅,此前领导这个项目仅6个月的卫星专家TomMoore被取代后留在X实验室做其他研究。与此同时,该项目也缩减了计划规模,商业化前景仍不明朗。

类似Loon这种天马行空的项目已经沉淀为谷歌文化的精髓,2015年秋天谷歌重组、成立Alphabet公司后,X实验室的独立地位更加凸显。谷歌内部有一张不断更新的项目清单,工程师们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项目,结队研发。再荒诞的创意和想法也不会马上被“sayno”。独立于商业模式与盈利考量之外的纯技术创新,成了谷歌创新的一个标签。
x实验室的独立地位更加凸显。这个部门是谷歌创始人之一的谢尔盖布林亲自带队,他也被视为谷歌公司里的现实版托尼·斯塔克--电影《钢铁侠》的主角。

在谷歌气球换帅的同时,另一位思想天马行空的企业家马云做了一件在阿里巴巴历史上从没做过的事。他把阿里集团、蚂蚁金服、欧洲等海外团队共2万名工程师召集起来开了一次会,决定启动代号为NASA的计划,核心是更加凸显技术的独立性,为未来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比如生物识别、机器学习、物联网等。

一直以来,阿里巴巴在业内不是一家以工程师文化著称的技术驱动型公司;或者说在阿里18年发展中,技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围着业务和商业转。人与人之间不信任,诞生了担保交易工具支付宝;机房扛不住电商大促的并发访问量,诞生了阿里云;手机屏幕太小,诞生了移动端的“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

从发展史看,谷歌与阿里在技术与商业关系上的理解路径似乎是相反的。1997年,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在斯坦福校园里创建谷歌时,是在当时已有的搜索技术之外寻找到一种更复杂而先进的算法PageRank,以广告为商业模式是后来才确立的事。

相比,阿里巴巴初创时的“十八罗汉”中,只有吴泳铭、周悦红、师昱峰少数几个技术人员。在此后发展的18年中,阿里在模式与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像一块磁铁,不断将国内顶级工程师吸引到杭州,逐渐影响着阿里文化与风格的细微变化。

很难说谷歌与阿里两种路径谁优谁劣,一个诞生于以技术为核心的机器搜索领域,一个起家于本身就紧靠商业的在线批发与零售业务。谷歌X实验室这两年也遭到一些质疑,研发投入巨大,似乎只产出了无法引领消费市场的谷歌眼镜,以及暂时看不到应用前景的无人汽车。

但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互联网公司以单一模式保持行业领头羊地位的期限正在缩短,微软统治PC时代30年,移动互联网颠覆了它的历史地位,尽管现在仍规模庞大,收入颇丰,但已不代表硅谷的未来。

“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房顶”是马云常说的一句话。就一个企业内部而言,需要在核心业务衰退前找到明日之星,形成梯队建设。谷歌重组后的Alphabet公司是一个伞状组织结构,谷歌最核心的搜索、地图、YouTube、Android是这把伞的伞柄,而围绕它分立的GoogleX、Calico(人体健康与衰老研究)、LifeScience(智能医疗设备)、Fiber(高速网络服务),以及谷歌的风投与基金业务,是伞的骨架。伞柄支撑起骨架,才能抵御狂风。

即便只看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业务,技术创新也是必要的。马云反复提的新零售,表面上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实现过程是靠技术驱动。现在谈论的无现金社会,更多寄希望于手机支付,但未来人体本身也许就成为一种支付介质,手机终将是一个过渡产品。那时的新零售中,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识别将是主角,而不仅仅是门店也能接单和送货这么简单。

BAT、亚马逊、谷歌、Facebook,这些公司一方面都在追求商业与技术的平衡,避免让其中一个变成短板;另一方面,在这个层面的互联网公司的文化中,盈利多少只是商业层面的方法论,文化才是价值观高度的哲学。拉里·佩奇、贝佐斯、马斯克把赚的钱源源不断地投入新技术研发,就是为了寻找持续引领人类进步的明日之星。相比,模式创新难以持续引领互联网行业,中国互联网巨头需要更多现实版的托尼·斯塔克,以及能让疯狂的托尼自由发挥的实验室。